吃过早饭,丈夫和女儿跟团去爬玉龙雪山,我则独自踏上去丽江古城的路。做出这个选择很艰难,毕竟离玉龙雪山只一步之遥,却要与她檫肩而过。从来都只看过雪山的照片,幻想着自己也能做一回勇士,将雪山征服在脚下。无奈昨晚被女儿拉回去,弄得我意犹未尽,仿佛正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盘菜被人端走,一直念念不忘。于是就有了这个出逃计划。和小范一说,他立马就同意了。


 

  有人这样丽江——夜晚是妖女,白天是淑女,昨晚看到的是她的妖艳,今天我将要领略她的清纯。

 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另一个丽江,没有喧嚣嘈杂,熙熙攘攘,仿佛昨晚的人集体玩失踪。一样的小桥流水,一样的垂柳依依,却有着别样的安详宁静。街上的商铺还没营业,偶尔有一两家开了门,走出年轻女子,拿着杯具洗具,到溪流边洗漱,很自觉地把脏水倒进另一处的排污道。这么清亮纯洁的水,再邋遢的人也不忍心玷污吧?一户人家的门口,两位纳西老人正蹲着抽旱烟,其中一个老人,手里竟然托着一只鹰,酷啊!两人不时地交谈,神情淡定。不少外来客已经比我先到了,端着各种型号的相机,恨不得把所有的异域风情都收罗下来,有更夸张的还提着三脚架到处取景。古城的人们似乎早就习惯了长枪短炮,神态自若,该干啥干啥。都说丽江的名气是地震震出来的,偏远小镇一下成了旅游胜地。一拨又一拨游客来了又走了,心满意足或者意兴阑珊。小镇的商业化却越来越为人诟病。在我看来,老百姓不懂得也不需要担负传承历史,弘扬民族文化的厚重使命。他们只是希望能赚多一些钱,生活得更好一些。那些有闲钱到处游山玩水的人,指责这指责那,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  该死的柯达Z1085 IS,走到香格里拉就罢工了,让我痛失了许多美妙的瞬间。还是怪自己平时不怎么用它,要是经常用,估计早就发现问题了,也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掉链子。企图将丈夫的单反据为己有,但平时好说好商量的他这次死活不干——憋着劲儿想拍雪山呢!我总认为,一个人的相机是他内心的一面镜子,不同的人透过相同的镜头看到不同的世界。就像《千里走单骑》,婉约的丽江在张艺谋的镜头下居然成了粗犷的黄土高坡,呵呵。

  没有就没有吧!当年的徐霞客没有相机,马可波罗也没有吧,他们不都写出了经典的游记吗?现代人的旅游,就像那句顺口溜,“上车睡觉,下车尿尿,到了拍照,回家什么也不知道”。我不要这样,没有相机,我的旅途一样精彩,眼睛就是取景框,大脑就是内存卡。

  到了四方街,没有按照昨天的路线向左走,而是反方向走上了去观景台的路。顺着台阶拾级而上,两边都是小客栈,古旧的大门,斑驳的招牌,极富个性的名字,一家家看下去,真是一种享受。偶尔有狗从身边走过,不知道有没有主人,我小心翼翼地尽量不去招惹它们。看它们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,一副优哉游哉,无所事事的样子,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:在丽江,做一条狗也很不错呀!马上又为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。哎,丽江真是一个让人丧失进取心的地方。

  “吱呀——”一家客栈的门开了,走出一位年轻女子,看样子是驴友,胸前挎着在我看来很专业的相机。她跟我往同一方向走,想必是去拍日出的。

  不出几分钟就来到古城的制高点,站在这里,古城的全貌一览无余。灰黑色的屋顶,白色的外墙,重重叠叠。玉龙雪山就在眼前,仿佛丽江的后花园。太阳已经出来了,暖暖地照着。那位驴友开始拍照了,

  下台阶返回四方街,有店铺陆陆续续开门了,游人也渐渐多起来。随便选了一条街走下去,漫无目的。反正今天就耗在这里了。

  有人说,到丽江的人多半因为3个原因:失恋,失业,失常,我既没失恋,也没失业,更没失常,所以无伤可疗。当然我也不是来艳遇的。拖家带口,早已经没有资格了。退一万步说,即使有,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那是不经意间的眼神碰撞,是两颗既陌生又熟悉的心灵的交汇。刻意而为的人,不是来艳遇,而是来打猎的。

  我也不是小资,不会发呆。拿掉外界加给它的所有标签,丽江对于我,就是一个可以悠闲度过一天的地方,与其他旅游地没什么两样。

  说实话,如果不是偶尔遇到穿着纳西族服装的大婶大娘,我还真的会把这里当作江南水乡。 家家户户门前架桥,屋后有溪,窗台上花团锦簇,绿意葱茏,很让人产生时空交换的错觉。

  一家木器店吸引了我的目光。一个小伙子坐在里面,正在一块圆形木板上操刀。看他熟练的手艺,就知道已经不是学徒了。我指着店里陈列的各种木刻品问:“这些都是你做的吗?”他说不全是,还有家里其他人做的。敢情这一家都是工艺师啊!我饶有兴趣地参观起来。小伙子放下手里的活儿,向我介绍哪些是线雕,哪些是浮雕,哪些又是立体雕。没想到在我们看来一个简单的雕刻也分这么多类型。雕刻的内容很广泛,花鸟虫鱼,梅兰竹菊,福禄寿喜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最后,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块浮雕上。它纹理清晰,有着木头特有的棕色,因为上了一道清漆,发出暗暗的光泽。图案很简单,一条鱼,头上顶着一个太极图,仔细一看,太极图其实是上下两条鱼。太极图上方是八个圆圈,两个一排,像鱼吐的泡泡,又像一串祥云。小伙子介绍说,纳西族人家里都会有这样的图案,名曰“垂鱼”,保佑一家平安,生活富足。一向喜欢古朴、大方的东西,一见这个挂饰就舍不得放下,况且还有这么好的寓意,忙问价钱,小伙子说70。比我想象的少了很多,于是叫小伙子好好给我包起来。小伙子用报纸包好递给我,拎在手里颇有些沉,心里暗暗担心有人会不会埋怨我乱买东西。管他呢,为自己喜欢的东西,挨点骂也值。

  在丽江,迷路是很容易的一件事。当我第三次从同一家店铺经过时,我终于意识到,自己钻进了一个圈儿,迫切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。古城的很多路口都立有一块路牌,平时最不喜欢看地图,这时不得不硬着头皮对它做一番研究。多看几块,我终于搞懂了,这些路牌不是按照“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”的规律来画的,而是很直观的。找到路牌上的小红点,即是当前位置,左转就去到小红点左边的街巷,右转就是右边的,非常适合“抵拢倒拐”的成都人的思维方式。我幸灾乐祸地想,习惯了“向东走200米然后往北”的北京人,到了这里恐怕会抓狂的,哈哈!靠着路牌的指引,我终于走出了迷魂阵。这时肚子也饿了,该找地方吃饭了。

  一个人好解决。随便找了一家,点一个丽江粑粑,一份鸡豆凉粉,端上来才知道又点多了。丽江粑粑其实就是烧饼,但也不让人失望,金黄酥脆,香味诱人;凉粉则晶莹剔透,用辣椒,韭菜,花椒,芥末拌起来,色香味俱佳。

  在丽江,最不缺的就是阳光和时间。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在这里是没有说服力的。经过一个个客栈,从开着的门看进去,处处可见泡一杯普洱茶,一动也不动坐着的人。有的抬头望天,有的低头看地,还有的脸上盖一张报纸,打盹。他们靠什么吃饭啊?我很是杞人忧天。其实,人这一辈子,活着是为了什么呢?赚钱?赚钱又是为了什么呢?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享受生活。而“享受”两个字,有时候还真的与物质关系不大。山珍海味是享受,花生米配二锅头也是享受;迈阿密的阳光是享受,搬一把椅子看自家院里的花开花落也是享受。可是,人们往往忘记了赚钱只是手段,而把它当成了目的,陷入了无休止的追逐之中。其实,在达到了一定的生活标准之后,更多的金钱就无法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了。并非阿Q精神,只是我们应该知道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突然间有些羡慕这些人,他们都参透了人生的真谛,什么时候我醒悟了,也到这里来了此余生。

   时间过得很快,一天就这样在我的东游西荡中过去了。与大部队汇合以后,去看了《丽水金沙》。演出时间约两小时,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劳作,风土人情,灯光,舞美独具一格,对得起180一张的票。最难得的是,尽管每天都表演,演员们却相当认真,丝毫看不出在敷衍观众。

 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《孔雀与大象》,演员的身体被白幕遮住,只用手来表现孔雀的优雅灵活,而大象的强壮笨拙则用穿着特制靴子的脚来诠释。画面简单而妙趣横生,配乐用西双版纳特有的乐器葫芦丝演奏,也带着几分戏谑,让我大开“耳”界。葫芦丝听得最多的是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,没想到除了抒情,它还能调侃。

  回到酒店,看了丈夫和女儿拍的玉龙雪山,东巴谷,玉水寨,翠月谷,美轮美奂,颇有些九寨黄龙的味道。有些惋惜,但如果不放弃它们,又怎能独自享受一段丽江的柔软时光?正所谓舍得舍得,有所舍才能有所得,旅游如此,人生亦如此。